本報訊
緩起訴處分金使用限縮並上繳國庫,檢方憂心效益大打折扣;新北市府期待圓夢基金不縮水,讓孩子不因經濟困難而放棄學習。
檢方表示,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時,可命被告向公庫或檢察署指定的公益、地方自治團體繳交緩起訴處分金。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6日公布實施後,緩起訴金只能諭知給國庫。
至於提撥公益團體的比率、收支運用及監督管理辦法,沒有公布,檢察署提撥比率不確定,有檢察官擔心補助金額縮水,將影響相關弱勢學生、團體與家庭。
新北市政府「卓越清寒學生圓夢基金」很大一部分財源來自緩起訴金,教育局統計,每年約資助近300名弱勢學生,獎助金額超過新台幣2000萬,其中,600萬來自緩起訴金。
教育局說,學生需求逐年增加,市府聘基金捐助人、社會賢達、公正人士及學者專家共同參與審議,以昭公信,希望緩起訴金不要斷炊。
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馮成日前參加市府圓夢基金發表會時曾表示,孩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梁,清寒學生不因為家庭變故而擔憂、煩心,這是社會責無旁貸的事。
馮成認為,圓夢基金提供獎助金,紓解學生家中經濟壓力,向學無後顧之憂,新北地檢署未來會繼續支持,讓更多孩子及家庭受到幫助、去圓屬於自己的夢。
除許多學生因這份愛的力量,感受到社會溫暖支持,變得更堅強樂觀,立志將愛回饋給社會。街友也因緩起訴金,受到更多的照顧、鼓勵,並自力更生。
新北市府社會局受訪說,無論是林口街友中途之家「觀照園」或萬里區的街友職訓中心,透過緩起訴處分金,讓街友在小型農場、有機蔬菜班、皮鞋修理班、烘焙班等發揮所長,回饋社會。
檢方說,緩起訴處分金不確定財源,都用來補助長期關懷弱勢兒童、獨居老人的家扶中心、華山基金會,伊甸基金會新移民活動;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更生保護會板橋分會的毒品減害計畫、罕見疾病基金會、喜憨兒、自閉症等弱勢都受照顧。
基隆地檢署及家扶中心昨天也在婦幼館頒發獎學金給174名學子,資金來源也是原有刑罰意義的緩起訴處分金,發揮社會教育的功效。
基隆家扶中心主任林夢萍表示,特別助學金針對受刑人、更生人或被害人,以及家暴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希望鼓勵他們順利就學,靠自己的力量扭轉生命。
檢察官認為,雖法律規定由國庫提撥一定比率給公益團體,但沒有最低比率,且國庫困窘,限縮處分金運用,弱勢族群受惠效益將打折。
檢方說,處分金補助弱勢公益團體,每筆錢都經審核小組嚴格控管,並考核落實運用的成效。運用情形透明,公布在地檢署網站,新北市政府從民國95年1月至今年4月,受補助將近新台幣4000萬元。補助計畫經審核小組審查,受監察院、主計處及審計部查察,絕不會濫用。(中央社)
關鍵字: 社會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