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2013 Ski and Snowboard gear is on sale now.

Get ready for Spring with new arrivals and wake gear. Sho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石榴的啟示:矽奈米鋰電池朝著商用化又邁出了一步
Feb 17th 2014, 04:01, by 36氪

33d0b93c1355df590dcb3057c235bb92 電池是行動技術及電動車技術的發展瓶頸,一直以來未有大的突破,不過曙光似乎已經隱現,其中矽鋰電池被認為是突破電池瓶頸的希望之一。但這種技術目前仍存在一些障礙。好消息是,據自然奈米科技報導,史丹佛大學及美國能源部 SLAC 自然加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從石榴身上汲取靈感,找到了突破障礙的新辦法。

我們的手機、平板及電動汽車都要用鋰電池。這些鋰電池普遍採用石墨陽極。所謂陽極,是指電池充電時用來儲能的東西。與石墨陽極相比,矽陽極的儲能能力是前者的10 倍。

但是矽陽極也有自身的缺點:脆弱。矽的脆弱會導致兩個問題:

  1. 充電的時候矽會膨脹然後碎裂;
  2. 矽會與電池的電解液產生反應,形成粘性物質,陽極被這些粘性物質裹住後性能會退化。

以崔屹為首的這個團隊之前曾試圖通過利用奈米技術、彈性聚合物、研發自愈電極的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奈米材料由於非常細小所以很難再分裂,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矽陽極的問題,而彈性聚合物則善於修補裂縫。其實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自愈電極在充放電100次後仍能保持電量基本不變。但這與手機500次充放電、電動車3000次充放電的商用目標仍有距離。

這一次這個團隊決定從石榴身上汲取靈感來尋找新突破。

膨脹前後的碳殼矽「石榴」

研究生 Nian Liu,博士生 Zhenda Lu 是該團隊的成員之一。他們利用了石油、油畫及化妝品業常見的微乳劑技術將矽「蛋黃殼」聚集到一起形成群簇,然後再用更厚的一層碳將每一群簇包裹起來—就像石榴籽一樣。碳殼保護了石榴群簇,為電流提供了一條穩定的高速公路。

而每一個石榴群簇暴露的表面僅為內部納米粒子攤開後表面的1/10,因此與原來相比,與電解液接觸的區域小了很多,產生的粘性物質自然也減少了,令電池更可控。

這群不可見的碳殼矽「石榴」可做成黑粉,塗抹在金屬箔上就能形成陽極。實驗表明,做到商用電池性能所需的厚度時這些石榴電極仍表現很好,實驗表明,這種陽極在充放電1000 次之後電池容量仍能維持97%,已經接近於商用的要求次數。

但崔屹說,真正實現技術的商用化仍有2 個問題待解決:

  1. 碳殼矽「石榴」陽極的生產過程仍有待簡​​化。
  2. 需要為矽納米粒子尋找更廉價的來源。Liu 認為從體量上看佔二氧化矽20% 的穀殼是可能的矽來源之一,因為這種東西轉化為純矽納米粒子相對容易。

(配圖:Greg Stewart/SLAC,圖示為效果圖,非電池的實際樣子)

參考來源:nanowerk.com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T客邦粉絲團

標籤:電池, 新聞, 鋰電池

更多3C新消息,快來加入T客邦粉絲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muko104 的頭像
    jmuko104

    new htc one開箱,htc手機評價,htc手機比較,htc手機遊戲,htc手機維修,htc手機價位,htc手機推薦,htc手機鈴聲,中華電信htc手機,htc手機截圖,亞太htc手機,

    jmuko1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