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捷運信義線通車後,昨(25)日第一個上班日,全系統運量約191.7萬人次,較上月同日型平均運量增加約15.7萬人次;其中信義線新通車路段(中正紀念堂至象山站)7站運量約17.6萬人次。
信義線通車的分流效應顯現在昨(25)日轉乘運量統計:臺北車站轉乘約14.9萬人次(較上月同日型平均減少約2.6萬人次)、忠孝新生站轉乘約13.7萬人次(較上月同日型平均減少約6千人次)、忠孝復興站轉乘約10.3萬人次(較上月同日型平均減少約1.5萬人次)。
具體的旅客搭乘情形,臺北車站往南港方向列車,原來上午尖峰時間每個車門都排滿候車人潮,列車出發前都要執勤同仁勸導旅客不要再強行進入才能準點發車;而昨天和今天的情形是,除了毗鄰電扶梯和樓梯的車門排隊人數較多外,其他車門在短暫停等的40秒內,排隊旅客都能順利進入車廂。而忠孝復興站的分流情形也非常明顯,原本從板南線轉乘文湖線都會在高揚程電扶梯前形成人龍,但這兩天等候上電扶梯的排隊長度縮短了至少10公尺。忠孝新生站從中和新蘆線轉乘的旅客人數也明顯減少。
至於新增的3個轉乘站中正紀念堂站、東門站和大安站,通車首個上班日轉乘運量分別為:中正紀念堂站轉乘約4.7萬人次(較上月同日型平均增加約3.6萬人次)、東門站轉乘約5萬人次、大安站轉乘約4.2萬人次,顯示新加入的轉乘車站,已確實達到轉乘功能,紓解部分路線搭車人潮,亦讓路網更加便利。
至於旅客持悠遊卡享通車優惠部分,累計至25日受惠旅客總計約82.5萬人次,其中享受新通車路段免費優惠累計約70萬人次、8折降為7折優惠約12.5萬人次。
信義線加入營運後,臺北捷運轉乘站已多達11站,與國際大城市的規模相當。由於搭乘路線越來越多元,建議大家搭乘時,向車站詢問處索取「乘車指南隨身小卡」,就像大家到國外城市搭乘捷運一樣,隨身攜帶路線圖資訊,以便即時規劃搭乘路線。
信義線通車首日及第一個上班日的營運狀況順暢,旅客都能感受到路網成形的便利,對於部分旅客反映中正紀念堂站同一月臺兩條路線停靠,以及古亭站轉乘臺大醫院站至北投站路段的搭乘模式,臺北捷運公司說明,同一月臺有兩條路線停靠,和現在中和新蘆線月臺有分別往迴龍和蘆洲,以及東門站通車前的淡水線有往新店和中和的模式一樣,旅客上車前只要注意進站列車在車頭與車側LED標示的目的地、月臺電子資訊顯示器及入站廣播,很快就能順利掌握。
至於古亭站轉乘臺大醫院站至北投站路段的搭乘模式,臺北捷運公司已以人員及廣播宣導「看到車就搭」:①如果搭的是「往淡水」列車,便是一車直達。②如果搭的是「往西門」列車,只要在中正紀念堂站下車,走到同層對向月臺,再換搭信義線(往北投),多走幾步巧妙避開古亭站轉乘人潮,而且比在古亭站等候下班「往淡水」列車,要節省3-4分鐘。
此外,對於淡水新店線以及信義線在尖峰時間的搭乘人潮,臺北捷運公司將會視人潮狀況,適時安排加班車來疏運。
「西門-臺電大樓」發車班距已經由原先10分鐘大幅縮減為6至8分鐘,有關西門站尖峰時間上下層2個月臺交替加發列車模式,旅客多已掌握「看電視選月臺」技巧,透過月臺顯示器上的倒數計時,選擇前往時間較寬裕的月臺搭車,不過臺北捷運公司仍將持續加派人力進行引導和宣導。
另再次提醒,從11月24日至12月23日為期1個月,民眾持悠遊卡搭乘捷運,行經新通車路段之里程(中正紀念堂站-象山站)不計票價;由中和線各站(南勢角、景安、永安市場、頂溪4站)、臺電大樓站及古亭站(不含中正紀念堂站)進出,往返淡水線臺大醫院站以北至北投站間(含新北投站),持悠遊卡可享7折優惠票價。
「乘車指南隨身小卡」歡迎向各車站詢問處索取,相關資訊可洽詢臺北捷運24小時客服專線:(02)218-12345、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或瀏覽臺北捷運公司網站http://www.trtc.com.tw/。
2013/11/26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